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动态
母亲节 | 藏在文物中的母爱
发布时间:2023-05-14

古往今来
母亲的形象被融入不同类型的作品之中
中国古代文物中
今天
亦有不少表达“母爱”元素的作品
让我们一起走进博物馆
去发现文物中深藏的母子情深!
 
明·无款《孟母择邻图轴》
山东博物馆藏
       “孟母三迁”的故事大家都不陌生,山东博物馆藏《孟母择邻图轴》表现的就是孟母为引导儿子学业有成,迁徙居所的故事。孟母教子有方,育子成贤,被尊为“母教第一人”。
 
清·吴嘉猷抚孙太左育婴图轴
山东博物馆藏
        这幅《清吴嘉猷抚孙太左育婴图轴》中,母亲在桌边端坐,身边环绕着嬉戏打闹的孩童,背景中在怪石上蓬勃生长的松柏,也寓意着母亲期望子女能如松柏一般健壮生长。
 
清·雕白玉船
山东博物馆藏
        山东博物馆藏的这件白玉雕帆船为母子形象,母亲划船、孩子拉帆,平稳行驶着。寓意母子同心,一帆风顺!
 
明人彩绘圣迹图册页
——麒麟玉书图

孔子博物馆藏
        孔子博物馆藏文物明人彩绘圣迹图册页——麒麟玉书图,画像中孔子的母亲颜徵在手持绣绂(fú),目视麒麟。“麒麟吐玉书”作为圣人诞生、天降祥瑞的典故广泛流传,中国民间流行的“麒麟送子”传说亦源于此。
 
清·叶荟云《戏婴图》中堂
青岛市博物馆藏
        青岛市博物馆藏的这幅《戏婴图》描述的是花开时节,一位高髻凤钗、身着披肩长裙、腰饰玉佩的贵妇人,倚坐在山石旁,左臂支于石上,以手托腮,右手搭于左腕,凝望着膝下仅着兜肚、跪拜嬉耍的天真小儿,眉眼祥和,若有所思,其神态逼真,勾画精细。整图以工细的线条描绘人物面貌及衣纹,让人感受到妇人从“凝眸燕燕时”到“祥和满著颊”的转变,令人体会到无尽的慈母之爱。

民国·粉彩教子图花形茶盘
烟台市博物馆藏
       中国人历来重视对子女的教育,“三娘教子”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。明代儒生薛广家中有妻张氏,妾刘氏、王氏。刘氏生一子,乳名倚哥。又有老仆薛保。薛广在镇江适遇同乡人,以白金五百两托带回家。不料其人吞没银两,回乡报知张氏等薛广已死。张、刘不能耐贫,先后改嫁。三娘王氏誓与薛保抚养倚哥,送之入学,靠帮人纺织清苦度日。倚哥在学堂被讥为无母之儿,气愤回家,不认三娘为母,又言语顶撞,三娘怒不可遏,将刀立断机布,以示决绝。幸薛保竭诚劝导,母子始和好如初。瓷画上的“三娘教子”,多为一妇人端坐案前、顽童或立或跪于堂下的构图。

民国·浅绛彩鹿乳奉亲图棒槌瓶
烟台市博物馆藏
       这件棒槌瓶所绘是“二十四孝”中的“鹿乳奉亲”。传说周郯子品性至孝,其父母年老,双目有疾,需鹿乳洗眼。郯子就披上鹿皮,伪装在群鹿中间,取鹿乳来供养双亲。打猎者看见他以为是鹿,郯子将实情相告才得幸免。猎人敬他孝顺,以鹿乳相赠,护送其出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