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 > 工作动态
联百校 润童心 | 枣博“课桌上的博物馆”走进枣庄市青檀学校
发布时间:2025-10-23

        历史,不仅用眼睛看,还可以用手触摸,用耳朵聆听,用心感受。

        10月22日,枣庄市博物馆怀揣着一份特别的“文化礼物”,走进枣庄市青檀学校,为视障孩子们带来了一场与众不同的“感官博物馆”之旅。希望能打破传统的观展方式,让文物所承载的历史与美,以更直接、更温暖的方式,抵达孩子们的内心。

        活动伊始,博物馆工作人员结合精心制作的枣庄历史文化展板,用生动通俗的语言为同学们讲述枣庄的历史沿革、文化瑰宝与人文故事。从古老的文明遗存到璀璨的地域文化,工作人员通过细致的讲解,将抽象的历史转化为可感知的听觉体验,让同学们在聆听中构建起对家乡历史文化的认知框架,激发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自豪。

        工作人员围绕霁青釉金彩海晏河清尊的历史渊源、文化寓意展开讲解,将这件国宝背后 “海晏河清、国泰民安” 的美好愿景娓娓道来;同时详细介绍纸模型制作的基础手法与技巧,为同学们的手工实践做好铺垫。

        在手工制作过程中,工作人员耐心指导,手把手协助同学们裁剪、折叠、粘贴,鼓励大家发挥想象,用指尖勾勒文物轮廓,用双手创造专属的 “海晏河清尊” 纸模型。同学们专注投入,在触摸与实践中感受传统工艺的巧思,体验动手创作的乐趣,现场氛围温馨而热烈。

        文化的传递,从不局限于某一种感官,只要用心,就能搭建起沟通的桥梁。此次“课桌上的博物馆”活动,打破了传统展览的时空限制,针对视障同学们的感知特点,以“听觉讲解+触觉实践”的特殊形式,让文物走出展柜、走进心灵。既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了枣庄历史文化与国宝魅力,锻炼了动手实践能力,更在潜移默化中传递了文化自信与人文关怀。未来,枣庄博物馆将继续探索更多元、更包容的公共教育形式,让每一位观众,都能在枣庄市博物馆的馆藏中找到属于自己的连接方式,感受到来自历史的拥抱与温度。